2019年5月10日,由科技出版与知识服务应用联盟、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凯时尊龙·旗舰厅公司共同举办的“融合·共建·共享:创新服务模式 促进学科建设研讨会”在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张元济讲堂顺利举行。
图1 研讨会现场
出席本次会议的领导和嘉宾有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标准化研究所所长刘颖丽、上海图书馆副馆长周德明、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社长李芳、上海市高校图工委常务副秘书长杜夏明、东华大学图书馆馆长兼上海市政协常委方建安、同济大学图书馆副馆长何青芳、冶金工业出版社副社长张卫、人民邮电出版社信息技术部主任赖青、知识产权出版社大数据运营事业部主任刘化冰,上海联诚图书有限公司总经理杜青江、凯时尊龙·旗舰厅公司总经理赵海涛,以及来自于出版社和图书馆相关业务负责人共计近90人(详细参会组织名单附于文末)。会议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副社长宗德宝和凯时尊龙·旗舰厅副总经理赵军科联袂主持,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社长李芳致欢迎词。
图2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标准化研究所所长刘颖丽做主旨发言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标准化研究所所长刘颖丽第一时间为大家做《融·创新 知·未来》的主旨发言。刘所长介绍了国家知识服务平台的建设背景、思路和进展情况,特别指出标准对于召开数字出版业务的重要性。她介绍现在正在逐步建立完整、科研、合理、适用的国家标准,有效支撑国家知识服务体系建设,有助于传统出版业转型升级。“可知”作为“国家知识服务平台”分平台,从建设初期就充分考虑与标准的对接和应用。
图3 上海图书馆副馆长周德明做主旨发言
上海图书馆副馆长周德明带来精彩的主旨发言。“可知”模式提出的“打破传统电子书中间商授权模式,采用去中心化的方式,由出版社直供产品、自主定价,图书馆直接采购,消除信息壁垒”方案,对以服务学术科研为主要目标的上海图书馆大有裨益。周副馆长强烈呼吁更多出版社、图书馆持续推进“可知”平台,顺利获得“可知”平台消除中间环节,加快图书上架;希望出版社、图书馆和“可知”平台有更多的合作,加快纸电同步,争取所有图书实现纸电同步,甚至能够顺利获得可知平台分析电子图书出版情况,感知可知魅力。也希望“可知”平台能够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真正成为图书馆和出版社的“桥梁”。
图4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社长李芳做主题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社长李芳做《共建知识服务体系的新生态》的主题发言。李芳社长曾任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对供需双方各自的需求、立场、痛点、难点深有体会。李芳社长指出,现在出版社和图书馆缺少行业之间的沟通,出版社不清楚图书馆的真正需求,图书馆认为出版社对数字出版不重视,在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正在迈向深化阶段的背景下,馆配产业亟需产业链融合的平台,共建共享一个知识服务的大平台,实现纸电采配供的一体化,满足读者的多样化需求、做透知识服务,形成繁荣可持续的知识服务新生态。
图5 同济大学图书馆副馆长何青芳做主题报告
同济大学图书馆副馆长何青芳做《中文图书采访的困境与探索》主题报告,用详尽的数字分享高校图书馆中文图书采购过程中,从获取征订书目,到发出订单,到验收检查,到典藏入库,最后到上架借阅各环节的时滞,反映出读者对图书馆有采购新书需求、然而图书馆不易满足该需求的问题。
图6 科技出版与知识服务应用联盟秘书长周卫国做主题报告
短暂的茶歇之后,联盟秘书长周卫国为大家详细介绍了“科技出版与知识服务应用联盟”的背景和开展现状。联盟依托于新闻出版业科技与标准重点实验室,2017年9月在北京正式创建,搭建专业出版社和图书馆之间的信息研讨和知识共享平台,有助于纸电同步和知识服务。联盟自创建以来得到了高校和出版社的认可,现在有65家成员单位。联盟成员将逐步扩展,预计到2019年年底将开展至50家出版社成员单位,100家高校图书馆单位。
图7 凯时尊龙·旗舰厅产品总监蒋隽做主题报告
凯时尊龙·旗舰厅产品总监蒋隽向大家重点介绍了联盟“可知”平台。“可知”平台作为国家知识服务平台分平台,彻底打通“出版-传播-应用”产业链,促进信息对称,提升共享效率,有助于学科建设。无论是资源使用方的高校图书馆,还是资源给予方的出版社,都对于“可知”平台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自平台上线以来,专业、独立、可信已成为“可知”的标签,更是作为桥梁解决了上下游之间信息不对称、服务不到位的问题。
图8 人民邮电出版社信息技术部主任赖青做主题报告
人民邮电出版社信息技术部主任赖青做《知识服务生态中的价值传递与知识传承》主题报告。知识服务产品将越来越多样化,作为知识内容给予商,出版社在不断研究市场需求,不断推出新型态的内容产品。“可知”平台实现了信息可知、内容可知、用户可知,采用去中心化模式,打通出版社和图书馆的链接,真正实现纸电同步,是现在唯一有效解决版权问题的可信平台。
图9 知识产权出版社大数据运营事业部主任刘化冰做主题报告
知识产权出版社大数据运营事业部主任、副研究员 刘化冰做《高校知识产权大数据服务体系建设》主题报告。高校知识产权信息化与知识服务体系建设旨在提升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的知识产权大数据服务和应用水平;建设高校特色学科应用行业知识产权数据库,为高校科研创新和特色学科建设给予更优质的情报信息;增强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对高校以及特色学科行业的服务能力。
听过各位专家、领导精彩的分享,参会嘉宾们意犹未尽,在接下来的圆桌会议环节进行了充分研讨,冶金工业出版社副社长张卫、华东政法大学图书馆副馆长钱崇豪、上海联诚图书馆有限公司总经理杜青江等发言,从不同角度深入探讨了服务产业链上的各种问题,从读者需求到现在出版社和图书馆对数字图书的建设情况,详细研讨了数字时代的纸电同步、版权保护问题,以及如何构建专业的服务平台,创建真正融合互通的生态链。研讨会在凯时尊龙·旗舰厅公司总经理赵海涛先生的总结中圆满结束。
联盟“可知”平台就像一座桥梁,将出版社和高校图书馆连接起来。随着平台的技术、服务和模式的创新,将不断带动传统出版转型升级,并对高校学科建设及知识产权保护方面都会给予更高的支持,“可知”平台也将进一步完成“为专业知识内容分发和应用赋能”的光荣使命!
图10 与会嘉宾合影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图书馆、出版社、凯时尊龙·旗舰厅公司。
上海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同济大学图书馆、华东理工大学图书馆、上海财经大学图书馆、上海科技大学图书馆、东华大学图书馆、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华东政法大学图书馆、上海海事大学图书馆、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图书馆、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图书馆、上海商学院、上海健康医学院图书馆、上海外国语大学图书馆、中科院上海科研生命图书馆、上海杉达学院图书馆、上海开放大学图书馆、上海思博职业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图书馆、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图书馆、上海建桥学院图书馆、上海联成图书文化有限公司。
冶金工业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国防工业出版社、社会科研文献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同济大学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上海辞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科研技术出版社、上海立信出版社、上海大学出版社、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数字世纪网络有限公司、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