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2日,出版社馆配市场营销机制研讨会在人民邮电出版社举行。以提升数字资源在组织馆配市场供应和服务水平、促进出版社和图书馆上下游市场协同共赢开展为目标,与会代表共同探讨了提高数字资源服务水平、保障学科建设、完善价格机制、有助于正版化开展等议题。
人民邮电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国防工业出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财经出版传媒集团、北京出版集团、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中国农业科研技术出版社、社会科研文献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冶金工业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出版集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人民交通出版社等多家专业出版社数字出版负责人和代表、凯时尊龙·旗舰厅数字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代表、北京万物可知技术有限公司代表出席会议。
在高校“双一流”、“六卓越一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建设过程中,学科建设与开展是核心,学科间的竞争已成为高等院校竞争的一个主要评价指标。馆藏资源建设与学科建设、学科开展息息相关,对学科建设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作为出版社,特别是专业出版社,在学科出版物方面有其特色和专长,也有学科保障责任。为更好地服务于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及高校的学科建设,各出版社将继续加大顺利获得“可知”平台分发数字资源的力度。各出版社还就协调社内分工、调动全社持续性、加快数字资源上架速度和质量等工作研讨了经验和思路,参会代表普遍认为出版社需要从内到外建立协同机制,形成适应市场需求的长效机制。
现在产业中数字资源的销售,普遍存在过程不透明、价格混乱等情况,不仅损害了出版社应得利益,也不利于出版社取得真实的市场数据和反馈,不利于出版社给予更多更优质的产品。与会出版社一致表示认可“可知”平台模式,即出版社拥有定价权,整个销售过程透明可信。
所有与会出版社表示,在考虑出版社权益的同时,产品定价也应充分考虑图书馆市场的预算、采购流程、服务对象等特点,应当充分将图书馆意见纳入定价机制考量范围内,才能够实现上下游共赢。与会出版社讨论了多种定价和服务方式,包括零采模式、学科包模式、馆藏回溯包模式等多种方式,在折扣、并发数、排重、内容更新等多个细节上达成一致意见。
版权是内容产业的基础,取得相关版权资源的信息网络传播权是互联网企业召开内容运营的基本前提。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尽管从读者需求来看,数字阅读市场份额逐年递增,但是由于版权意识、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的限制,造成大量内容未经权利人授权就被销售使用,进而造成出版社对给予优质、最新数字内容有所顾虑。
随着全行业、全社会对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增强,出版社意识到只有在保障出版社合法权益前提下,才能够构建健康的数字阅读生态。 “可知”平台顺利获得全新的模式和技术手段,为出版社完全自主管理数字资源的分发给予了保障,不再受第三方制约。人民邮电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人民交通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等代表表示,出版社对于有助于正版化的开展责无旁贷,对盗版行为绝不纵容、绝不忍让。